如何评价游戏《恋爱绮谭》?

发布于 2020-12-17  232 次阅读


认同国G巅峰观点,刚推完确实很激动,所以缓了两天才写的评价哈哈哈……

其实这部作品里不乏C;C或者C;H的影子,玩到半夏消失那里我就基本猜到接下来估计就是cc里情强哥那个发展了……顾韦→拓流,半夏→士力架……大概就这么个框架;不过我不会认同「对妄想ADV系列粗糙的模仿」这种观点,实际上编剧浅色应该是以自己的方式,以一个颇富东方色彩的故事抵达了日本电波Galgame同样的地点,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与感慨,异曲同工罢了。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我打个比方吧,首先我们解析一下妄想ADV、型月、muv等ip宇宙都用到过的「电波」这个艺术概念,「死核」、「悬疑」、「暗黑」、「极端」、「疯狂」……借游戏里的台词,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极尽熵增」的本格类型;像日本其实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塑造剧情,试图抵达甚至突破人类感官极限了(参考机核网电台专辑《h游戏编年史》),接着他们发现仅仅是肉体上的扭曲,并不能真正抵达思想上触动的深处,所以才有了上述这种所谓电波、心灵恐惧的艺术概念。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符合心流的游戏设计,将「物质的错位」与「精神的错位」相结合,层层递进,最后收敛到精神层的阈值(比如作为人类顶级追求的“田园牧歌”式的幸福、“海枯石烂”式的永远、“极度愉悦”式的快乐)与现实的落差(比如作为人类最难以接受的“抹去因果存在”式的消失、“拼尽全力颗粒无收”式的绝望、“1000-7”式的痛苦),达到一个深入灵魂的震撼效果。

那么既然知道了创作的目的,就要设计手段了;一般来说,「编剧的自我表达」、「作品的商业效果」、「受众的反响程度」构成了作品三角形的三条边,而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创作者的实力(此处@炒饭)。日G的知名作家,最开始也比较在意「编剧的自我表达」,就像我们国产Galgame现在的状态一样,毕竟没有人家那么长时间的沉淀,主创们基本都是以满足自我表达为首要目的的。于是乎我们就能从作品里读出很多和时代背景相契合的元素,比如:

如何评价游戏《恋爱绮谭》?

日G呢,其实世界观相较来看还是完善很多,并不怎么需要从现实世界里借物;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完全没有在表达自我,只不过是他们压的比较深入罢了,比如最出名的一个例子,蘑菇写fate居然是讽刺职场风云,现在听起来感觉耸人听闻,但确实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也回到了开头我所提出的观点:「以一个颇富东方色彩的故事,达到了日本电波Galgame相似的效果」。我们的故事结合了很多实事,明写了出来;而他们则是巧妙地将这些现实中的元素融入了他们的世界观中,这种创作上的差异,既反映了发展的差距,也体现了国情的不同(受众的G点都不一样)。

但实际上大家想表达的东西是差不多的,半夏这个形象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集我们这个社会所有阴暗面于一体的「完美受害人」,接着遇到了「顾韦」这个充当「还原熵」的角色,最终被抹去了所有的痛苦,成为了一个幸福的平凡人。这其实就是电波系作品的标准套路:负面元素集结在某人身上→拥有牺牲精神的另一个人跳出来→背负起所有的负面元素一同湮灭→世界完好如初;其实不仅这类作品运用了类似的架构,比如宫斗、谍战、修仙等等的类型作品,其实很多都有用到这样的设计,其目的还是为了达到上边讲的那些极端的情绪状态,比如「忘记了那个曾经帮过你的人」就能无限度拔高「施助人」的品格地位,其实这种设计在现实中也是找得到影子的,比如谍报人员埋名隐姓、机密军武研发人员去世后才身份才被公开等等……

最后说说营造恐怖悬疑氛围的一些技法吧,其实最开始我是希望剧情不要存在某些超自然概念的(打越主笔的《梦境档案》是处理这类设定的教科书),或者即便出现,也应当与现代科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超自然九人组》永不消逝的电波那种设定233),结果最后出来一个「怪异」,我就感觉比较违和……我个人是觉得,既然作者可以用0.01mm的塑料膜把校服上的血迹这一点圆过去,那么也应当通过相似的魔术技法把后半段有关「怪异」的设定全部圆过去,比如隐形眼镜可以对四次元空间作解析&推导,最终通过云上服务器计算出过去的影像之类的……(我只是举个例子,随便想的设定)总之这种和宗教有关联,却解释不完备的设定,真的让我们这些科学信仰者不是很舒服23333(就有点强行解释,机械降神那种你懂吧)

总而言之,个人感觉这部作品是国产Galgame迈向新时代的里程碑作品,虽然存在瑕疵,但不影响其地位;如何用最精妙的剧情设计,串起受众们共同的G点引爆共鸣,还有待各位大佬继续脑洞~


人生有無數種可能,人生有無限的精彩,人生沒有盡頭。一個人只要足夠的愛自己,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就算是真正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