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女朋友生气时,你知道如何哄好她么?

不会?没事,用AI练练手。

“哄哄模拟器”就是这么个产品,最近火爆了,根据王登科的复盘文章,24小时内涌入了60万用户,消耗了十几亿Token,发生了2000万次对话!

一开始我还没打算写,后来一位读者敲门来催我了,想想王登科的实践和我一直以来的思考有契合的点,写一篇吧(催更有用):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先提醒,重磅内容放在文末,建议从头开始阅读,下面这些Take Away希望能抓住你眼球:)

Take Away:

1.产品&渠道Match超级重要!

2.新媒介会有新平台

3. 不要瞧不上昙花一现

4. 场景游戏化是个好方向!

进入正文前,先照例感谢我可爱的共创者们:

Jimmy ex腾讯/字节PM,近一年AI agent 创业中。微信maotongxue110 
馒头,懂点产品的战投打工仔,微信号:jingji777

01 哄哄模拟器是个啥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选择不同的场景,在限定轮次内,通过话术取得对方的原谅,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比如,最热门的场景是:“你回家太晚,女朋友很生气”,点开后,女友的鼻孔出气了:“哼”

这个时候,对话框提示“快,说点什么”

然后需要通过你的智慧,思考到底说点啥,每说一句话,系统都会给出具体的反馈: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原谅值会发生变化,同时顶部的数值区域也会明确给出指示。

所以哄哄模拟器是一个非常典型的AI Native 文字游戏

首先,完全是依靠LLM,你的每一次输入,都会得到AI的针对性输出;

其次,输入输出限定为文字;

最后,有目标(原谅值超过100),

有反馈(每一次输入都会带来原谅值和轮次的变化),

有规则(10轮以内,原谅值超过100过关,否则失败),

是自愿参与的,符合了游戏化的四大要素。

就这么个游戏,突然,它火了...

02 哄哄模拟器火了

根据DK(王登科)的复盘,这个游戏来源于几个月前他和女友的吵架,假如把女友生气情况做一个量化,每次自己的动作会引起数值的变化,就很像是一款游戏了。

基于此,DK开发了一款iOS App: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时间是4个月之前,这也很符合DK的作风:快速做一款好玩的App,然后亲自动手开发出来,上线。

但App正常的没有火,DK也很正常的就不理会了,到了上周,它突然想学习一下react,学会react对于开发网页应用是很有帮助的,于是DK从实践的角度,顺带做了个哄哄模拟器网页版。

(真的,去年我们见面时,他很真诚的建议我学学Swift)

不做不要紧,一做真的火了: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后面愈演愈烈,到发文时,涌入了68万的用户,还被QQ和腾讯屏蔽,一度切换了更高限额的接口,以及转去了免费支持的MoonShot,累计消耗了15亿的Token,整个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DK也写了详细的复盘,大家可以自行翻阅。

这里面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点,或许大家不一定能get到,Super做个提炼:

第一. 创意源自生活

DK过去在做Becord(生活事项频率记录工具)、FoodCa(AI加持的食物热量速查与记录工具)、囤饭饭(家庭应急食物与物资管理)再到这次的哄哄模拟器,以及之前火爆的小协议、喵叫模拟器,基本都来自于生活中的平凡瞬间,都说需求来自于生活,从王登科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启发。

第二. 低成本启动,高成本运营

可以看到,DK开发这款产品非常快,但是随着用户量激增,运营成本快速上升,要不是MoonShot免费支持,相信难逃关停的结局。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这里提醒我们,在当前的AI阶段,大模型的使用成本非常的高昂,做产品一定要多想一下商业闭环是什么。

第三. 社交媒体的力量

从QQ空间,到B站的传播,带来了大量的用户涌入: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为何这些用户会传播,仔细去观察下用户的发布的内容和留言,就能理解个八九不离十(后面我们会说)。

社交媒体在产品传播中的威力很大是无疑了,尽管不一定设计了就能引爆,但从产品设计一开始就考虑到社交媒体的内容,也相当必要了。

第四. 技术限制

GPT接口有使用限制,按照每分钟Token 100万计算,只能支撑同时在线2万的用户规模:

此时更棘手的一个情况出现了,因为大量的用户同时调用,把 GPT 接口的用量限制直接打满了,每分钟生成的 token 超过了一百万。

第五. 用户群体的多样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用户和我之前做产品所接触的用户完全不同,他们是以大学生,高中生和年轻人组成的,最大比例的年龄区间为16-20岁,我想这可能是一开始我用自己的渠道到处宣传效果并不好的原因,说到底,我已经快 30 岁了,我身边的很多人,也差不多这个年纪,30-40岁的用户,和十几二十岁的用户,感兴趣的点,需求,想法,都有很大不同。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很好的Get其他年龄用户的需求!

第六.短期成功和长期挑战

我听到了一种声音,可能带了一点情绪,我不确定,这种声音是:做这样不赚钱还亏钱的东西完全是浪费时间。首先我承认并且赞同人应该想办法赚钱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我也认为我们应该保有更多的一些能力,例如感受趣味,它和赚钱不矛盾,但独立于赚钱这件事情。

尽管哄哄模拟器很快获得了潮水一般的流量,但是确实由于冲击太快,商业模式没有想清楚,大概率昙花一现,但是AI火爆的产品过去并没有多少,经历过和没经历过,感受是不一样的。

长期来说,这个产品的峰值体验,还是给DK留下了更多思考的:

另一方面,我也有某个模糊的感觉,那就是在许多小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不应该去计较短期的,在承受范围内的成本,尤其是在现在,能够用大模型去实现功能和解决问题,因为这里面可能蕴含着更大的需求,或者能转化成更大的事情,当我们太过谨慎的时候,可能就错失了这种可能性。

对于商业化这个事,后面我会继续展开,咱们先往下看:

03 后续怎么样了?

这里有几个部分,我们分开来讲讲:

第一. 产品本身调整

增加更多场景,DK留了个用户提交场景的入口,据介绍,已经有上千个用户场景提交了,目前我们能在哄哄模拟器里看到44个场景。

也就是说,有点点共创的感觉:

用户提交创意,官方上架玩法。

产品本身的可扩展性还是有一些的。

第二. 产品本身的变体

基于游戏化玩法,产品本身会不会有其他可能的形态呢?这块我们可以等等看DK后续的动作。

第三. 改良版Prompt

比如即刻上面,@刘芮麟Ronin就公开了自己的改良版Prompt(欢迎去关注他获得Prompt的全部):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我把图片OCR之后,Prompt放到Kimi里面发现体验也很OK: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能完美通关,体验很棒。

OK,以上是一些要点提炼,对于哄哄模拟器,很多人还是想知道的很重要的点是:为何哄哄模拟器火了?

04 为何火了?

要知道为何火了,我们先看看用户的评论: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文字评论:规矩是用来打破的

点赞18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文字评论:还是做的少了(狗头)

点赞:6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文字评论:我的程序猿女友

点赞:4

再看看微博的帖子: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从目前可以看到的用户表达来看,花式玩梗显示自己的创意+轻松闯关显示自己的牛逼,是主要的两个分享动力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小年轻们无处安放的热情被精心设计的场景+AI激发出来了,使出浑身解数去闯关!各种有意思的截图也被随手分享出来,形成一遍又一遍的传播~

初中到大学是人同时具备想象力、表达力和表达欲的年龄段,(很遗憾,前段时间我女儿就说我没有想象力了...)生成式AI带来新奇、幽默、温暖的体验,可以满足这一群体的好奇心和分享欲。以哄哄为代表的文字类AI游戏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传播动力。

除此之外,还有个时间节点或许也很关键,下面这条微博提醒了我: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最近确实是考试期or刚刚放假的时间点(我上周回北邮,就发现有同学拖着行李箱离校ing),大家也有释放压力和恰好松弛下来的需求。

当然,我们说的只是事后诸葛亮,真正爆火原因或许很复杂。包括羊了个羊,从复盘的角度来说,也只能找出若干个可见的要素。

比起爆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收获什么?下面说说一些思考

05 爆火带来的启发

第一. 产品Match渠道很重要

哄哄模拟器究竟从哪开始火的?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DK,他在微博上发出了疑问,又因为哄哄模拟器网页上之前有联系创作者的入口,所以涌入了一波用户,反馈源头在QQ空间和QQ群: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这里,控油、牡丹,我就完全不明白什么意思,在共创群友的解释下才明白:

控油=空友=空间的朋友 

牡丹=母单=母胎单身

(读者朋友们,你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能秒懂么?)

这个困惑意识到很重要的一个点:

产品和渠道匹配的重要性

从星野、筑梦岛的用户群体,我们可以发现年轻用户群体对于文字玩法非常Buy in,这波用户群体大量的存在于 QQ 和 B 站。

那么,在哄哄模拟器火爆之前,肯定有很多水下团队开始切 QQ 渠道 起量赚钱了!

Super之前参与的文生图小程序,就是在QQ频道+QQ群内起量的(但这个渠道是团队成员挖掘的)。

假如说连DK本人都不清楚源头在哪里,就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偶然的爆发,进一步,或许甚少有创业者/大厂高管和产品经理们,理解这一生态!

这些青少年活跃的渠道,实际上被远远忽略了。

其实很多00后创业者很喜欢做QQ群运营,沾边二次元都应该买B站up主(彩云小梦某次做了B站百大Up的投放,下载数据就非常的让创始人开心)。如果是年纪稍长的创业者在面对更年轻的用户群体的时候,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用户研究,和用户交朋友,打成一团,这不仅是作为产品反馈,也是为了拉新和运营。

进一步的,如果一开始就针对他们设计产品呢?

第二. 为何 ChatGPT 发布一年多后才有这类产品爆了?

沿着刚才说的产品/渠道 match 的点,我们可以看类似的玩法早就存在了: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上图是文心一言/发现/娱乐品类的热门玩法,热度也还不错,但就是没有达到哄哄模拟器的水准。

需要下载 App/藏的比较深/玩法刺激不够...都可能是问题。

那我们抛开这些,讲两个没有爆品的扎心的点:

  1. 我们会想,这些低龄的尝鲜者,他们有消费能力么?
  2. 哪个大厂的高管/产品经理,哪个大模型团队,对QQ群、QQ空间很熟悉?

模型能力受限阶段,对于新鲜事物接受度最高的年轻人,反而被忽略了?

如果我们去看部分文生图/情感陪伴类产品的在B站/小红书的数据,或许能理解更多。

第三. 媒介即内容

怎么理解呢?不管是星野还是哄哄模拟器,我们打开后能接触到的,大多时候是角色的一句招呼,更多的响应需要我们的主动输入,整体来说,这是体验,更是内容,初始接触到的,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这和过去的网文/短视频/直播/短剧都不相同,在筑梦岛一文中,我们也提到了阅文曾经尝试互动小说,碍于内容生产成本和用户接受度,不了了之。

如果说C.ai、星野等的阶段性局部成功,还不明显,那么哄哄模拟器的爆火,相信让人们闻到了一缕“媒介即内容”PMF的味道。

之前和一些创业者交流,有个小范围的共识是:

新的媒介会有新的平台,新的平台也会有新的创作者。

这种平台,已经有跑过PMF临界点的产品出现了,朋友们!

第四. 不要瞧不上

在某个群内,看到这么一句话: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挺让我警醒的,不是说这位朋友,而是自己在反思:

当我们在不屑于某些现象时,是不是也错过了一些异常?

我承认,最早我对于妙鸭是看不上的,现在回看,自己是个SB。

对于哄哄模拟器,仍然有部分人会觉得这玩意留不住人,对于这个观点怎么理解呢?

有句话说得好:

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才能成功

批评家没有什么价值。我也告诉自己,以后少给类似的结论。而且有时候产品不赚钱/留存差并不证明产品不好,能爆火就证明产品抓住了用户,带来的流量也是财富,给产品设计者带来的满足感也足够有意义:

话说回来,就算那种可能性最后没有验证,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说到底,人赚钱也好,生活也好,最终不过还是希望能够开心,做哄哄模拟器的这个过程,我就很开心,足矣。

我们回看历史,对比2001-2005年,能挣钱的就是【网文,游戏,擦边(黄图)】。现在又一次看到了20年前起点小说的影子,就是那个邮寄付款的年代,都能挣钱的网文市场。

诚然,这些平台很low,页面也丑陋,功能也简单,主打一个黄爆俗。但就是有生命力,很像10年前的内涵段子这种,不喜欢的人看不懂,喜欢的人天天用

每一个起量的产品,都是前一代大厂不愿意做的,头条就很典型:版权/风控问题,看似很严重,但后面哪家不去抄算法推荐呢?

第五. 有关商业模式

前面有说过,短期获得流量/长期无法闭环,是一个商业上对AI Native应用的巨大挑战,在大模型定价进一步减少一个量级之前,在当下这仍然是一个问题。

尽管现在免费接入了MoonShot,但我们可以理解为月之暗面将其当成品牌推广费用来消化,如果要长期可持续,定价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定价里面有些很有意思的要点:

  1. 10%的用户用掉了99%的token,越核心用户token消耗越大。

    比如,筑梦岛订阅费20元/月,但就我知道的,一天聊几万字的用户不少,按照ChatGPT3.5 Turbo-1106的价格来说,10万Token的价格就是0.3美刀。但你要用阶梯定价用户肯定不愿意。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解决这个问题有些智慧是很值得学习的,接着往下看

2. 大小模型混合使用

我们看Perplexity,当你点开Copilot按钮,事实上你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享受GPT4,在官方解释里,已经逐步在使用GPT3.5精调版本来替换,以降低成本。

包括推理部分逐步使用自己开发的pplx来降低调用GPT带来的成本。

可以认为,用户并不关心背后使用的模型,或者说,比起用哪个模型,更重要的是效果。

3. 限制用量

哄哄模拟器在产品设计上有个非常巧妙的点是,每轮游戏限制对话10轮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这就完美的约束了单轮游戏的Token用量

定价的另外一个制约要素是成本,对于成本而言,之前卡住DK的是GPT3.5 API的价格,在十亿级别Token消耗的情况下,成本来到了2000美元。

成本的下降有几个可能性:

首先是API价格进一步下降,比如GPT4 Turbo发布后,GPT3.5 Turbo的价格下降了近4倍,那假如过两个月OpenAI再把这一价格下降4倍呢?

其次是DK是个人开发者,没有能力去使用开源模型来微调,假如说用上了Mistral 7B,或者Mistral 7B*8,加上对话数据来针对性的微调,甚至说再过段时间,等AI手机的端侧模型更加成熟,推理成本是不是都不存在了?

假如成本下降到,每次游戏完一轮,用户可以通过观看广告来增加游戏次数,当前的收支就能平衡,这一玩法策略就可以跑通商业闭环了吧。

对于定价,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思考,有机会再和大家交流。

第六. 好玩很重要

DK之前我访谈过,具体可以看下面的视频:

(访谈时间是去年年初了)

聊的过程中,我提到了增长黑客用于需求排序的三个要素:ICE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登科很不一样的是,在这之外,他认为好玩很重要

回到哄哄模拟器,我们也会发现这事还蛮好玩的,它的产品架构就是:

场景游戏化

一个个真实的场景,有代入感的场景,再加上用数值构成反馈,用限定轮次要求完成目标挑战的游戏化!

潘乱在《Al is nothing without kemu3》一文里提出,好玩很重要~让用户玩起来,才能普及AI,并且放出了一张图,这张图大家可以关注下,后续会有越来越多基于AI实现的玩法: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结尾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AI时代,王登科和他的“哄哄模拟器”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产品创新、用户洞察和商业模式的深刻案例。这款基于AI的游戏化应用,不仅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传播。它成功地将日常生活中的微妙情感交流转化为一种互动体验,让用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AI的魅力。

产品与渠道的匹配、

内容与媒介的融合、

对用户群体多样性的深刻理解,

是推动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

哄哄模拟器的火爆,让我们看到了AI技术在娱乐和社交领域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提醒我们,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应用,也能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渠道下,爆发出惊人的影响力。

在商业层面,哄哄模拟器的经历告诉我们,尽管短期内可能面临高昂的运营成本和商业模式的挑战,但长期来看,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成本优化和用户需求的深入挖掘,AI原生应用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我们应当鼓励创新,勇于尝试,即使面对不确定性,也要保持乐观,因为正是这些尝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繁荣。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身处哪个行业,都应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正如哄哄模拟器所展示的,有时候,最不起眼的创意,可能就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火花。让我们共同期待,AI技术将如何继续塑造我们的未来,以及我们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作者简介:
Super黄,广西人,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现居北京,
11年产品经理,全网10万粉丝。
超爱AI!全力研究AI产品,正在拉产研运一起整AI应用,感兴趣的加我微信
欢迎点击了解我《Super黄的个人说明书-AI版》~
 
长按下面二维码添加好友(备注“AI”,带上自我介绍)

复盘“哄哄模拟器的复盘”:别错过这6点AI应用思考

参考

哄哄模拟器的完整复盘,火了,但一度让我很发愁 

Al is nothing without kemu3 


人生有無數種可能,人生有無限的精彩,人生沒有盡頭。一個人只要足夠的愛自己,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就算是真正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