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话题】

曾在北京奥运会上歌唱祖国的一个小女孩,如今已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可伴随着她的数次艺考失利,她的名字——林妙可,再次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焦点。林妙可艺考失利,同龄人如何看待“成名趁早”或“伤仲永”?

林可妙,在聚光灯下,请发出你的声音(高二1班  韩稚人)

曾在北京奥运会上歌唱祖国的一个小女孩,如今已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可伴随着她的数次艺考失利,她的名字——林妙可,再次成为人们热切讨论的焦点。

可除却讨论“童星失败应归根与谁”,又是否有人对她的这番“失败”提出疑问——在如今,能站在聚光灯下、出现在电视中的“明星”,真的仍是成功的代表吗?

曾几何时,人们将在聚光灯下出现的人物视作社会中的佼佼者。的确,在十几年前,能够出现在聚光灯下、进入人们视线的,往往是一些代表着国家、社会的优秀人物。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里,电视和媒体担当着引领社会风气的重任,人们口中的“上电视”,也确实是对一个人自身贡献的最大肯定。

但在信息爆炸的现代,情况仍是如此吗?出现在聚光灯下的,一定是我们崇敬的“成功人士”吗?恰恰相反,如现在直播行业的火爆,娱乐圈行业的丰富,无不在昭示着,媒体所的呈现,愈发开始符合观众们的喜好,愈发“娱乐化”。那在这样的时代,上电视的人,一定是高人一等吗?

不是的,林妙可曾上过春晚,可如今的艺考落选却证明她并没有过多的演艺天赋。她或许只是个普通的,只是稍微有些幸运的小女孩,却被人们认定为因上过电视而与众不同。林妙可的落选,不是她因失败而“原形毕露”,而是社会的人们的过度期望的破灭。为何人们要认为成为“明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成功,而不是将“明星”简单地看成一种职业?这职业不过是有人适合,有人不适合罢了。

林妙可本可以拥有更为多彩,更多元,更符合她自我的未来,可在如今的社会,对聚光灯下的人们的过度崇拜与嫉妒,却强制着她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发现道路根本不适合自己。是社会仍存在着的对“明星”的病态崇拜,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林妙可”。要到何时,人们才能理性面对聚光灯下的人们,不再视他们为成功?“林妙可”们,又要到何时,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职业呢?“林妙可”们,请在聚光灯下,发出你们自己的声音。

如果可以选择,我还选出名趁早(高二1班   曾婧欣)

林妙可在北影和中戏的初试中都没有通过,原本并不是什么惊人的重磅新闻,如今却在网络上引起一浪又一浪的热议,甚至被定义为“林妙可事件”,讨论“出名要趁早”还是“大器晚成”。其实在我看来,林妙可事件与出名早晚没有必然的关联,但从中我们能看到一些东西。如果让我来选择,我会选择“出名要趁早”。

林妙可起点相当高,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让所有人都对她印象深刻,如今却落得这样的结果。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出名早”惹的祸,实则是她和她母亲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好好发展。好好发展,并不是像她妈妈那样的不加挑拣地让女儿参加各种活动,教她和成人说话的“套路”,对她过分保护以至于她初三才会独自过马路。而是首先要考虑到她是一名儿童,要遵循自然的成长规律,在保证她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把握机遇,多让她尝试以真实的面貌独自面对现实,培养她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把握好每一次的机会,每一项任务都当成是挑战,利用这些挑战不断磨练,提升自己。

作为童星出道的不止林妙可,杨紫、张一山年少时都因火爆一时的电视剧《家有儿女》而出名,但他们并没有像林妙可那样埋没自身,而是稳步上升,如今都创出了一番天地。由此可见,“出名早”并不是直接导致林妙可如今巨大转变的罪魁祸首,也不是导致没落的直接因素,它只是一次机遇,结果的好坏取决于遇到它的人是否正确把握。

我认同“出名要趁早”,并不是倡导大家急功近利,而是希望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并利用好每一次机遇,不要白白与它擦肩而过。哈佛的一次调查中说,人的一生会出现7次改变命运走向的机会,第一次会因为年轻而抓不到,最后一次会因为年迈而无需把握,这样,人生就剩下5次机会了,其中还会因为不小心或者各种遗憾错过2次,因此只有3次机会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准备完美后才去做的,机会来临时我们往往没有准备好,这时我们不是去闪避,认为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而选择所谓“大器晚成”,而是勇敢上前抓住它,把“出名早”带来的系列考验视作人生的财富。

童星也许不是长残,而是被“说”残(高二1班  吴振华)林妙可在艺考中接连落榜,引发了人们的争议。这位在08年奥运会演唱的童星一瞬间堕落了。看过林妙可的经历,不由感慨,有时一件典型的伤仲永事件。她像一颗流星一般,在奥运会上展现了她的绚烂,她理应有更好的发展,却因种种原因导致这次堕落。家庭原因,便是原因之一。她的母亲,在其一鸣惊人后便将她推入了社会,让其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过早地进入社会,让她失去增长自己知识,磨练自己的机会,却只学会了成人的圆滑,面对媒体的做作,童年的天真和自我思考能力已远离了她。其母亲的急功近利,便是幕后的魔手。

另一方面,社会的过度关注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对于一位童星,人们视线如聚光灯一样看着她,在其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时候的关注并不是一种期待,而是一种摧残,如同一位在襁褓中的婴儿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一样。不论其做任何事,总会有批评的声音疯狂地出现,这间接地摧毁一个童星的未来。所以,童星不是长残的,而是被“说”残的。

林妙可之所以会被堕落,是因为父母的急切心理和社会的过度批评。是什么导致这些呢?究其根本,是因为社会上急促和缺乏同情的气氛,急功的氛围使她脱离了学习。没有学习,如何进步,没有进步,怎么能考上大学?同为童星的关晓彤,出道后回校学习,艺考成功;明星胡歌,在最火时急流勇退,出国学习。这证明了急功是得不到成功的。而缺乏同情的气氛让人们过分要求每一位童星完美,一种妒忌的心理引发不断的批评。人们特别是网友们应宽容他们的错误,鼓舞他们进步,一个富有同情与宽容的社会,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林妙可们需要的不是不断的赚钱工作和批评,而是学习,同情与宽容。

 

被社会定格的星星,需要解放(高二1班 曹骏浩)我们仰望星空,因为每颗星星都象征着自由。只是,当星星被定格在那张苍白的黑纸里时,星星便失去了本有的意义。林妙可便是这么一颗被定格在娱乐画纸里的星星。艺考的失利,网友铺天盖地的嘲讽,还有8年来的辛酸演艺史,一并成为画纸上被定格的污点。

社会有着定格的功能。唯有瞬间的定格镜头才能满足人们好奇的欲望,稍稍挽留人们前进的步伐。在林妙可身上,假唱、演技不精、处事圆滑等经历被定格。所以当林妙可参加艺考却名落孙山的时候,每一次的定格汇集成一个并不光彩的林妙可,并给大众以消遣。无人愿意花时间关心真实的林妙可,这显然缺少了对她个体生命的关怀。她的人生就这样被撕碎成定格,再也拼不成原本的形象。

更可悲的定格莫过于人生道路的定格。北京奥运会的亮相,被林妙可父母视为出路,并为她规划好未来的演艺道路。殊不知出路并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出路的终点可能是一场人生的陪葬。当艺校的大门对她紧闭的那一刻,她的演艺生涯或许已经死去。用林妙可8年的青春作为演艺事业的赌注,俨然是一场对林妙可的告别礼。在那以后,林妙可只能在亲手把她送上路的父母的注视中,孤独地走下去。

对于大众而言,唤醒“个体关怀”是最为迫切的转型。梁文道《常识》一书中提及到“他那笑容和个性,就在这巨大的形象投射里渐渐渺小”。我们不愿再看到,网友铺天盖地的嘲讽与批评。

父母对明星的影响或许会更大。所以“个体关怀”的指责更需要他们来承担。父母不要一意孤行地把孩子打造成童星或是明星。倘若对孩子的兴趣特长毫不知情而强加个人意愿,孩子本该有的本性也会化为乌有。洪荒少女傅园慧深得人心的是她的率真,而林妙可被批评的是17岁的摇头晃脑地卖萌,全无本性可言。明星来不得半点包装式的矫揉造作与对娱乐的趋炎附势,而应是个性的自然展现。

撕破画纸的束缚,把画纸里的星星解放出来,回到本属于它们的星空。每个明星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同样需要我们尊重与理解。希望林妙可能成为唤醒大众的契机,让更多仍然在挣扎的明星被解放。我想,娱乐事业终将会迎来属于它的浩瀚星辰。

 

代替她规划的人生,扼杀了孩童的可能性(高二1班 徐敬之)很多人都听说过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那是一种世故圆滑的精明,“大器晚成”一词也绝不陌生,略有几分早年失意的遗憾,关于出名的年龄,向来争论不休。童星林妙可就是“出名要趁早”的典型,听闻她艺考失利,我只觉得她可悲到无从判断这个问题,她是被按在镁光灯下长大的孩子,活在一群人的功利心与另一群人的消费欲里,早已失去了自己做出选择的机会。最不可推卸责任的自然是她的父母,在一个孩子本应学习知识,认知世界,培养独立人格的时候把她当作了实现一己私欲的工具。她本有机会看见更广阔更深沉的世界,本有机会提升自我,本有机会珍藏一段美好的青春回忆,但她只是一个商品了,她的梦想,她的心情,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他们代替她规划了她的人生,亲手扼杀了一个孩童无尽的可能性,限制了她心性的成长与心智的成熟。我想,或许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把自己当年的不得志,自己的功利心甩到了下一代的身上,给他们的精神担上重负,不知不觉间把他们变成了另一个自己,另一个急功近利的大人,然后继续地去逼迫他们的下一代。林妙可只是这个循环中的一个节点,在我们关注她时,同样的循环,仍然在横向与纵向的时间里延续,让人窒息。

从假唱丑闻到近年来不断的绯闻八卦,林妙可已经从那个穿着红裙子,充满着灵气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成年女性的复制品,波兹曼预言的儿童成人化体现得淋漓尽致。童星始终活在消费的目光之下,在这里猎奇,刺激的东西,触及成人那些隐秘微妙的事物才会引来关注。仿佛一个儿童表现得越接近成人,就越能得到关注,久而久之她便只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动作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贪婪的镜头下,窥视的眼睛里,容不下一个独立的灵魂呼吸。不禁感到胆寒,仿佛《1984》里乔治奥维尔描述的那个世界已经出现,只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窥视者,我们也无时无刻地在被人窥视着,镜头,荧屏,手机,窥视欲操纵着我们不断地消费那些行走在镁光灯下的人,丑闻八卦,绯闻糗事,我们狂热,愤怒,激烈,借此在另一个世界里宣泄个人在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顺。林妙可未尝不是一个被过度消费的悲剧。

我想,早与晚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只是这一切都应该基于一个人对自己情况的清晰认知作出的独立价值判断。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决定自己怎样为这个世界所知,我想不仅是她的父母,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社会,都应该为此反思。

点评:

媒体上得到的信息总是片面的,是过滤后的结果,而还原不了一个立体的健全的人格。在我看来,艺考的失败,或者种种媒体的负面曝光,不过是这个小女孩漫长人生中的小小挫折——她未来的路还很长,真正的梦想需要也值得她自己去追寻。而这次事件,也不过是反映出了这个社会对“成功”二字的定义过于狭隘,或许也值得小女孩的家人反思一下自己在小女孩身上是否强加了过多期望,仅此而已。

高二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确实成熟,观点犀利。不过,林妙可更多是政治的炮灰,而非人们塑造的明星而已。

学霸酷评「林妙可事件」


人生有無數種可能,人生有無限的精彩,人生沒有盡頭。一個人只要足夠的愛自己,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就算是真正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