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纪念】所谓宅,你真的理解了吗?

【周年纪念】所谓宅,你真的理解了吗?

2022年1月25日 下午 7:56

19分钟16秒

关键词

媒体 误解 文化 爱好者群体 现实 印象 二次元 世界 动画 梦想 电影 动漫 虚拟属性 思维模式 少年 视角 心理 思维方式

文字记录

喽大家好,我是小徐。不知不觉我作为一个闲鱼 up 主也已经做了一年的视频了。本期是我的第三十一个稿件,算了一算,平均每个月至少两更还是做到了的,大部分播放量都不高,也有偶尔咸鱼翻身的时候。不过马咸鱼翻个身还是咸鱼吗?本期是我特意为一周年做的纪念视频,没有什么想要推荐的翻,也没有奇怪的毒奶和严肃的说教,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于宅的看法,对于人与人之间理解的认识,以及自己做视频的初心,像老朋友一样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和故事,这样就挺好。
所谓的宅你真的理解了吗?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在我国普遍国人的印象中,宅这个词总是与**变态、尼特族、加里敦社交恐惧症等等负面的词汇联系在一起。总之宅这个词所指代的是一群怪人。而这个概念经过社会舆论和媒体报道多年渲染已经逐变深入人心,甚至有很多新嫁入宅文化的新人们自己也是这么想的。那么这种理解是不是一种误解呢?我认为是在日本宅也称御宅,基本算是一种对纯粹爱好者群体的称呼,一般指代的是对于 ACG 文化以及与其有关的次文化有着较深了解与研究的人群。本质上与健身爱好者群体、科学爱好者群体、电影爱好者群体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某些狂热爱好者的原因,社交恐惧症患者和尼特族的固有印象也不少见。但其实这种狂热与普通的追星族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或许造成某些误解的原因就在于虚拟二字如同某些阿宅无法理解现实中的明星有什么好的。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虚拟代表的是虚无幼稚,没有意义逃避现实内心深处有这样的固有印象,在与媒体对于宅男群体的故意渲染相叠加。宅这个词在中国就更加偏向于贬义,一般人连对摘进行正确的定义都做不到,有谈何去理解呢?然而比这种来自外部的误解更加可怕的是某种来自群体内部的自我意义的消解。许多人将宅彻底地定义为某种逃避现实的手段。
二次元的世界是纯洁美好的,三次元的现实是肮脏恶心的成为信念,三次元的东西滚出,二次元成为口号,人为地将 ACG 与其衍生的挤压、文化与现实分离。于是宅变成了树洞,成为心安理得、逃避现实的借口。有一段时间,我也曾扪心自问过,我为什么会喜欢这里,为什么会在这个世界中获得这么多的乐趣呢?是的,动画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比现实美好的世界。在这里努力终究会有回报。真爱总会原地等待,梦想不再难以启齿,终点总在遥远的未来。观凯他们能让我们重新去相信一些纯粹而美好的东西,那些我们不曾拥有抑或是早已失去的东西,欣赏并赞美这样的世界,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若仅仅将沉浸于这样的世界当成与现实对立对抗乃至逃避的工具,在脱离这个世界后,又将自己所有的颓废与逃避怪罪于玩物丧志,鄙夷那个空中楼阁般的虚拟世界。
因为大人们都是那么说的,小小年纪看这样的东西就是不学好都这么大了,还看这些幼不咬致玩物丧志,于是在痛了麻木了,心灰意冷了之后,将所有的不满愤怒都发泄在了自己曾经最喜欢的东西身上。动画呀我看早就脱宅了,简直是精神鸦片。然而动画难道没有告诉你梦想的可贵勇气的重要,成全他人的自我牺牲和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火影忍者多年的火影之路 CL 在倾情中完成了自我救赎,这些难道是在教你逃避吗?当然不,动画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文化,既然是文化,就有高雅也有低俗,这点和其他诸如电影、电视剧并无二致。重点是我们自己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呢?习惯于逃避现实之人,永远都会为自己的逃避找到借口。无论是动漫还是其他动漫中枪特别多是因为他自带的虚拟和想象属性可以让人更方便的心安理得地安慰自己,这些东西都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的。
不是吗?当然以上只是我碰到过的一些极端个例,大部分的宅文化爱好者们其实只是秉持着一份单纯的喜爱罢了,看动画也好,玩游戏也罢,本质上都是在拓宽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而也正是动画的虚拟属性铸造了这种理解的特殊性。这里不得不提到与电影的对比。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电影诞生之初,其记录的本性便显现着与现实的亲缘关系。历史上最早的电影以类似于纪录片的形式存在,其与戏剧一样,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记录与反映现实。但现代意义上的动画则不同,从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开始,它便用来记录人类最大胆肆意的想象。从最开始的跟上了一点区别,就注定了思维模式的践行间缘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想象。
因为动画让我们去固执地相信一些东西,相信纯粹的美好、相信纯粹的爱情,相信纯粹的勇气,相信执着的梦想,相信陌生人的善意。所以即使是在成年的动漫爱好者们身上,你也能感觉到一种新鲜明的少年感,是那种在一团和气的成人世界中让人陡然感到不适的少年感。所以来自家长或大人的不理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们所认为幼稚的反应或许只是一种独特的理解世界的视角。如果一个人戴上面具太旧,面具就会变成脸,若是失去了少年感,便再也无法指使他人用蜡做的翅膀被飞向太阳。不过也不要因此有某种二次元对三次元的迷之优越感。因为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名著、书籍、运动、健身、工作、旅行都是在拓宽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和他人的理解,都在形成某种独特的理解方式,只要不造成心理的畸形,便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或许有些了解我的观众已经听出来了。到这儿,我的主题已经不仅仅是对宅的理解,而是在讨论理解本身。以上都是我在讲述我自己认为的对宅文化进行正确认识的基础。接下来我想说的则关乎我自己对这个世界接触的准则,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参考和帮助。在这里我想提一下最近引起了较大争议的日本动画电影生之行。很多人对其中女主角西宫萧子的心理变化无法理解,为什么她会喜欢上欺负自己的人,为什么她会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的错?没错,我在我们这些上帝视角或正常人视角的人眼中,西红削紫是最无辜的。那一个是那个什么错都没有的人。但是肖子自己作为一个天生听力残疾的残疾人,他真的有条件去这么想吗?不妨站在一个小学生听力障碍者的角度来看,从没有真正与其他人相同的时候,所到之处似乎总是在给大人添麻烦,给同龄人添乱,周围的小朋友好像都不喜欢自己,不论换了几个学校,情况总是相似,这位人的反应都大致相通。
那么会不会是这个特殊的自己有什么问题呢?别人总因为要给自己解释而尴尬,话题也总被自己打断。那么他人讨厌自己也是顺理成章的。这种心理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在小孩子心中出现的,像西宫萧子那么纤细敏感的性格就更加如此。仅仅将自己带入那个环境,还是用自己的视角去评价萧子的话,无法理解是当然的了。不过喜欢上欺负自己的人确实有点迷,光看电影的话很难找到有利的情感支撑,暂且按下不提。
所以在看这部电影时,我感悟最深的主题并不是男主角的自我忏悔与救赎,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究竟是何等的艰难。我也不可能完全理解亲历障碍者的心理,只能从相似经历上尽量还原某种可能性。如果让我回到六年级,再把性别变成女,我的经历就和萧子相差无几。因为性格的孤僻内向、行为怪异,还有一些口吃俗称结巴。我也是班上某些同学最理想的麒麟对象。
我可以清晰回忆起来的是,在那些过程重复无数次之后,我真的产生了可能都是我的错这样的想法,而我与其他人的交流障碍远没有萧子那么大。所以我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影片传达的倾听与理解的主题。在我看来,生之行是一部能治愈许多人的作品。如果有人关心我是怎么从小结巴变成现在这样,就是念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来,念完哈利波特七本书、冒险小虎队全套 54 册以及零零散散的小说名著几十本,就基本上可以流利说话了。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我现在读书还是喜欢一个字的读。
最后说一点关于理解的个人感悟。国爽区 up 主于潇洒在他的视频里说了一段我很欣赏的话,希望各位遇到不理解的事物时,不要下意识地去讥讽嘲笑,先尝试理解在下定论,即使最后依然不能理解这个思考的过程,也能拓宽你的视野,影响你的思维。我觉得大部分的喷子们之所以会一言不合就开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拒绝去认识去理解他们所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说白了去他的思考和理解,**自己爽不就行了。心胸宽广是会豁达的基础,是宽容的心态,而宽容则是一种以理解为前提的能力。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位中年男子持刀抢劫银行,但作案程序和手段都极不专业,甚至最后直接在银行大厅痛哭流涕,直到被警察带走。一般如果是喷子的话,看完这个新闻就会留言,**,这人白痴吧,没那个本事,就别学人家抢银行社会渣子。但是万事万物皆有因果,汉斯不合逻辑的行为,一定有其内隐藏的内在逻辑。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多问一句,为什么就会接着往下看。
原来那位中年男人是一位贫穷的进程打工者,她的女儿急需手术救命,所以他选择了抢银行,但他并不是想直接抢钱,而是希望以此吸引媒体的注意,将女儿的情况布光出去,吸引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帮助自己的女儿代嫁,则是他自己因犯罪而进入监狱。到了这一层,一般就不会有人随便喷这个父亲了,代之以同情和唏嘘。然而顺着逻辑链条往下,我们还能思考这件事发生的制度性动因,父亲没有医保,支撑不了庞大的手术开支。那么我们对于城乡户籍的差别对待是否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逼的一位父亲用犯罪来补光自己,其他的救助机制又在哪里?他们为何失灵?在这个媒体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社会,如何引导这种力量,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获得帮助,而无需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法律。面对这样的情况,有没有网开一面的可能?如此种种顺着逻辑的因果联系思考下去、探究下去,不断地加深自己的理解。你会发现以后再出现某些匪夷所思的事件,你想无脑去喷都难了。因为这种尝试去理解的思维方式已经扎根在你的脑海当中。而拥有这样的思维的人又怎么会成为一个喷子呢?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只是在表达自己的一个想法。
所谓的脑子是个好东西,真希望你也有嘲讽的并不是智商,而是拒绝理解、拒绝包容的狭隘心态。就像许多人看到宅这个字,就像尼特族像家里蹲像的变态一样。但其实大部份的时候,我们所说的宅只是一种用 ACG 文化的视角来理解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与其他所有的兴趣爱好一样,都是在拓宽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和他人的理解,并在潜意识的深处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本身没有对错,只因理解者本人的心境而发挥不同的效果。
我至今仍然记得第一次看到热血少年主角奋起时周身沸腾的热血,第一次看到少女动画中告白场景的脸红心跳,第一次想要为自己喜欢的人物和故事做点什么?第一次无法抑制的倾诉欲望。第一次拿起笔敲击键盘自学软件,开始成为一个 up 主,从小到大的一次次选择和积累,决定了我是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也决定了我会走上怎样的道路。
这个世界可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宝贵的净土,我们憧憬的未来,也可以是失忆后心灵的避风港。但唯独不要让它成为鸵鸟买手的草丛。因为本质上是对相互理解的拒绝。感谢大家。听我说了这么多不知所云的话,这些都只是我自己的感悟。各位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若仍带来一些感悟与启迪,我便很知足了。若是心怀梦想,不妨倾听内心的声音。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怎样的呢?宅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像我这样的小结巴也能成为一个 up 主,那么你也可以。

人如果直率天真、可以一世不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