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ocassian.cn/wp-content/uploads/2020/05/cbcf5eafd5f1dd751a8a45d99fea6a1d8a104086.jpg

警告

本文含有逆模因内容,阅读者会在读完本文后逐渐忘记它们,过程持续时间为几小时至一星期不等;其中,试图向他人转述该内容会加速遗忘的进程;有效的解决方案:真正意义上参悟并理解内容的内涵,就能尽可能的保留记忆,理解的程度与保留的内容成正比。关于作者,由于执意展示逆模因内容,很可能遭遇来自未知的攻击,这种攻击包括:阻止作者继续写作、文章无法发出、使作者遭遇不可抗力的因素而中断写作、遗忘写作内容等。解决方案:不断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并通过神经反射强化行动力。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昨天辅导员给我们上课,说到一件事,她一在高院从事死刑复合工作的朋友,最近突然闹离婚。

一问之下才知道,朋友04年就入了这行,一干就是十几年。终于,他媳妇再也无法忍受他数年如一日的工作状态,带着女儿打算开始新的生活。

按理说,有着这样体制内高薪铁饭碗职业的老公,是现在很多女生求之不得的啊。但实际上,生活的真相给了我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每天下班无所事事,最近更是抱着一本《法华经》在看;家里6岁的女儿那简直不能叫「儿童」,被尊为「老太」才能体现出那种特有的佛系特质:平日里最喜游山玩水,兴起之时不忘吟诗作对;除了白开水以外不喝任何饮料,原因竟然是认为「有碍健康」……

这样的生活还能算作生活吗?没有新意,永远重复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求一个随遇而安,内心满足…这真的是正确的吗?这样下去,就离佛祖更进一步了吗?

很明显不是,这只不过是那位朋友自我实现了他自己内心的道德观,人生观而已。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不在「佛系」中呐喊,就在「佛系」中死亡!

中国传统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继承中得到了深远而宽广的传播,同时也深入人心,在约束人们不法行为的同时,也砌起了坚固的思想高墙。想必不必笔者多言,大家就能枚举出种种令人憎恶的封建传统思想了。

在笔者看了,用一句话就能概括这种传统思想劣根的本质:

「爽一爽」是不被允许的,如果执意要「爽一爽」,请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应该被批判的,让你应该为此蒙羞的。

这样一来,乍一看似乎能起到建立道德标准,约束大众,巩固统治地位等的作用,而且逻辑似乎也讲得通:正常的赚钱,吃饱穿暖,娶妻生子……需要我们为此付出等价的劳动。

但与此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之中没有人是全知全能,能够像那种经营模拟类游戏可以开上帝视角的。观测角度的不同,再加上观测者的主观思想,很容易导致这种观测的偏差。比如大家喜欢调侃马云,家财万贯却总是说「如果回到当初,自己想做一名人民教师」,好像马云那些钱是通过不对等的劳动换来的。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同和君的某位亲人是某知名外企高级产品经理,经常跟大佬们打交道。她告诉我,那些大佬从早忙到晚,一天只睡4-5个小时,每天的行程被秘书排得满满的,基本是全年无休连轴转。别说大佬了,某一位月薪十万的高管,那都是天天满世界跑,无暇顾及家庭,交际,娱乐等一系列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事情。俗话说「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在上述两点的综合作用下,一种扭曲的观点就出现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某些人就认为他们的劳动与收获不成正比,就固执地认为他们是所谓「邪恶」的一方,然后对此掀起新一轮舆论上的针对,然后逮着机会就口诛笔伐一番。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这样的理论与我们今天的主题不谋而合。「名,利,情」乃三大人生追求,都与「爽一爽」挂钩,而在这样的舆论与目光下,我们只能选择低调,选择偷着乐。表面上迎合大势所趋的「禁欲」,因为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人人平等的假象,让大家继续安居乐业,认为自己都是在「偷着乐」,然后各种「滑稽」、「嘿嘿嘿」应运而生,向别人隐晦地表达着自己的快感。

如果所有人都能领悟到这一点,然后互相「嘿嘿嘿」相视一笑,那这样的大局笔者是肯定提倡的。但理想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总会有那么几个「搅屎棍」,比如初中课本里提到的,「****」社会中不存在投机的人,因为他们的投机会让大家心生倦怠:你能不劳而获,为什么我不能?类似的现象在模因论中也有着广泛的衍生:比如在大学一些比较无聊的课堂中,旁边的同学耐不住寂寞拿出手机斗地主,然后同和君就会忍不住也打开b站,看看水友们都讲了哪些骚话……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这样的理论与「佛系」结合,就会衍生出很多有趣的现象,即思想潮流从「我比别人过得好」逐渐演变为了「我比别人过得差」。有的人觉得:「干,劳资这么努力了,却还是拼不过人家随便搞搞,那我还是不要那么拼了」、「他跟我同一时期混b站的,视频还没我做得好,为什么人气却芝麻开花节节高?那我退坑算了」、「那哥们还没我长得帅,成绩也没我好,为什么反而被女生倒追?那我注孤生算了」。

然而……

我们没有选择暗地捅那些成功者的刀子,

我们没有选择在b站暗中诋毁那些幸运的UP主,

我们没有选择想计谋使坏拆散身边的现充朋友。

所以说,某种程度上而言,「佛系」就是一种「丧」,但这种丧,却多了一分「慈悲」。

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遵循自己内心的「慈悲」,甚至某些人已经把它变成了一种所谓的「道德」,从而继续丧下去。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比如《三体》中,刘慈欣笔下的程心。她其实很自私,但这种自私和普通的自私不一样,因为她自己觉察不到。遵循道德的人其实很自私,因为他们除了道德和良心什么都不管,程心恰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会认为自己很崇高,认为自己不自私,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是普世的、正确的。至于遵循它会带来什么后果,她只考虑能不能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平安。这种人有牺牲精神,能够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牺牲生命,但这也不能改变他们自私的本质。在小说里,真正做到「大爱无仁」不自私的人,会从人类的整体去考虑,因为牺牲良心是最难的事情,比牺牲生命要难得多。

而他们为什么会「除了道德和良心什么都不管」呢?

因为「害怕」和「懒惰」。

害怕因为违背所谓的「道德」成为众矢之的,

害怕自己「爽一爽」了被众人口诛笔伐,

懒得去付出与「爽一爽」对等的代价,

逃避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言论……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同志们,再「佛系」下去,你们就老了!就没有再起拼搏的机会了!

对于笔者而言,比起「名」和「利」,我更在乎的是「感情」。

经常听小朋友们说起一个非常食草系的所谓「处男心态」的观点:

「爱她就不要推倒她,要把她像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呵护在手心里…」

见了鬼了。

那是你内心的胆怯和对遵守传统道德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曾经一度疑惑,如此反对XXX的美国竟然提出并通过了以下这条法案: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而且中国也模仿了他们: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不过我又很快明白了,这与政治形态无关,而是作为人类的本身的一种人文关怀。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我曾在这篇文章里隐晦地暗示了这一概念的合理性,而读者给我的反馈嘛,也大多符合我的预期,大多都符合上述「偷着乐」、「你懂的」一类人。

也许是galgame玩家群体的特殊性,但我也不乏在社会中遇到类似上述言论的拥护者,那些在社会舆论与不规范的教育中被扭曲了道德观的人们。

很多人把以《秋之回忆》为首的纯爱系作品当成类似观点的支撑者,但恰恰相反,初代《秋之回忆》中就用了一个非常含蓄的故事回击了这种扭曲的观点:美奈裳即将去世,为了不留遗憾,她执意让智也带自己去看黄金之海。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朝闻道,夕死可矣。

其实,最终你是否体验过,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把握住自己的心态,以面对这种「观测」的偏差。

为什么他行我就不行?

为什么他有的我没有?

为什么他……而我……

所以这就是近几年,或者说这十几年,我们的社会不断现代化后,抑郁症患者暴增的缘故。

大家都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强化着这一自我认知,况且还有那么一小撮特别喜欢嘚瑟,拿酸别人开心的人在张牙舞爪……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真的过得不如别人吗?

一方面来自于我们不够自信,不够勇敢;另一方面来自于我们贪婪与懒惰这两种劣根的本能在互相缠斗。

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该怎么做呢?我在以前发过的推文里写的很清楚了: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新世纪的学生们,你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你们当下做出的选择,与付诸的行动,是真真正正在改变着你的性格,乃至改变命运的。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面对选择的时候,能不能有所行动;小而言之,是为无悔,大而言之,是为人生。

已然预料到了失败的可能性从而选择逃避?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这个世界上没那么多难事,有的只是不愿行动的借口,越是逃避,它们的作用力就会越强,人就会越「丧」。失败N次又算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抱持着一颗必胜的决心,与对美好生活的信仰,再加上拼尽全力的实干精神,无视人性里消极的那一面,做好我们该做的,这样就行了。至于会得到什么嘛,哈哈,欲速则不达,无求而自得嘛~

浅谈「处男心态」:做人不能太佛系


香港NGO社会服务联会

香港浸会大学青少年心理研究协会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80015粉丝向,没有标签


人生有無數種可能,人生有無限的精彩,人生沒有盡頭。一個人只要足夠的愛自己,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就算是真正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