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成语叫“厚古薄今”,意思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鄙视现在,崇尚过去,用略带嘲讽的语气,取笑一些老古板。

但以我这些年对中文互联网的观察,这句成语的意思大概要改写了,或者说,更嘲讽了……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现在曹雪芹把红楼梦发到网上,会发生什么事呢?我想首先肯定很多地方都要变成XXX……

然后,网上追红楼梦的读者,会慢慢两极分化,第一个分化的,肯定是黛玉粉和宝钗粉,形成饭圈,然后在微博开撕。

接着会是晴雯粉、袭人粉开撕,有些人撕不过,就会举报,开始举报书里有各种涉黄涉黑涉童情节。
然后,文没了……

曹雪芹肯定要仰天长叹:写小黄文得罪谁了?这个朝代不生孩子的?
围观群众则慷慨激昂:大清早亡了,现在小孩子都拿手机上网了,你写的是什么自己没点B数吗,会带坏孩子的!
曹雪芹灰溜溜的说:现代太危险了,我要回大清!!!

这就是近年来观察中文互联网,最让我啧啧惊奇的发现:我抬头向上看,是一群老古板,我低头往下看,还是一群小古板……

互联网“信息茧房”奇观: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鸡”


按常理说,社会总是循序渐进的在发展,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文学品味上呈现出一种近乎倒退的保守?

他们认为,包法利夫人活该,因为她爱慕虚荣,婚内出轨;
他们认为,贾宝玉是个傻缺,应该好好读书博取功名才能保住大观园;
他们认为,祝英台是绿茶婊,梁山伯是小三,因为祝英台和马文才有婚约……

而且,他们完全相信文艺作品就不该呈现复杂的人性,因为文艺作品应该呈现“正能量”。

不不不,这跟人没关系,跟人年轻年老没关系,跟所处什么时代的人有关系。

简而言之,是思想的贫瘠,是整个社会氛围的沙漠化。

言而重之呢,是当大环境的经济下滑,社会变动,人对周遭环境感到不安,对未来感到担忧的时候,保守主义就会抬头。
因为保守策略本身,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行为。

因为最原始最朴素的那种所谓的三观,比如两个人到年龄就结婚,然后一辈子不离婚,生三个小孩,没有劈腿,没有外遇,没有一切不好的因素,老老实实的过一辈子,这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幻觉。

再往上挖一点说,是近年来反转基因、鼓吹中医药、各种女德守贞班的兴起、“转胎药”的流行,和反智主义抬头、保守化和民粹化、让女性“回归家庭”等等,都是同一个浪潮下的不同浪花,同是全球大浪的一部分,这股浪潮的名字叫“反全球化”。

而代表了我们社会里,最先进生产力的中文互联网,在这股子浪潮里,充当了什么角色呢?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年拼多多横空出世,有一条微博把拼多多的评价截图出来,当时很多人震惊,便宜的几乎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杂牌电视、空调、各种家用电器,评价纷纷说用的非常好。

这是广大一二三三四五线城市的人民群众,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真正的下沉市场……

当然拼多多的商业定位就是如此,也没有说杂牌电器不好的意思,也没有说用这些人不好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说拼多多的下沉市场是清晰可见,那么各大社交平台的用户下沉,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但是,表现形式却一再令人困惑,甚至愤怒……

言情小说一胎生六七个孩子,八十几万的人在读。孕妇通过B超确定婴儿性别后,依然幻想接女翻男,成百上千的排队。

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就是下沉市场的用户,在突然接触浩瀚互联网世界后,并没有扩大视野,而是根据其自身所处环境选择了更加狭隘的信息领域,通过同一群体的交流沟通,加深了其固有的浅陋之见以及偏激观点,最终形成群体极化现象。

这就是信息茧房。

深陷信息茧房的人,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互联网的作用,原本是让井底之蛙开一开眼见,认识一下井口以外的世界。

可是实际情况是,成干上万只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互相认同,互相肯定,并经过长期的交流之后达成共识,认为世界确实只有井口这么大……

互联网“信息茧房”奇观: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鸡”


这种恶臭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去年的上海CP26漫展中,一位身穿JK制服(日本女子高中生制服)的女生为配合摄影师拍照,趴在地上摆出各种姿势。

因为该名女生身穿短裙,期间摆出撩裙子、抬屁股等姿态,吸引不少人在女生的后方拍摄,也当场引来另一位女子批评不雅,大呼“保安在哪?”,相关视频被上传至网上后,引发大量网友“荡妇羞辱”,辱骂被拍照女生是“鸡”。

这个“鸡”字,骂的当然是非常恶毒,引申开来,却非常有趣。

有个骂漫展女孩骂的很难听的女生,自己在微博发穿jk裙蹲坐,裙子开口是朝着镜头,内裤似露非露的那种照片。

就有网友骂:你说她是鸡,你岂不是经典福利鸡?

有趣在哪里呢,就是两个女生都证明不了自己不是鸡,因为我在指责你,就说明我的道德要求比你高。

你只要穿了,你就是错的,辩驳她比你更鸡有什么用呢?
发廊鸡跟av鸡比,可以说:“她把视频发给全世界的人,而我只是服务几个人,比她尺度好很多了,所以我不是鸡”吗?

换句话说,只要我提出的道德要求比你们保守,那就是在座所有人就都是鸡。

就像小城镇的女孩在大城市的时候可以随意穿短裤吊带,回了村就要被老一辈儿骂“正经人才不这么穿衣服”一样。

还有些人为自己的道德要求保守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个有教养的文雅人。

那全中国最有教养最文雅的应该是女德大师丁璇,毕竟在大师眼里——“非处女都是鸡”“有过一个男朋友以上的都是鸡”“不做家务的就是鸡”“家暴不能忍受的就是鸡”……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比你更保守更正经的人,如果认为某个人不检点不得体不雅就拥有了可以训诫她的权利,那么你今天的保守和正经,可能就会变成明天的淫荡。

互联网“信息茧房”奇观: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鸡”


还有看上图,记得好多年前,公共媒体上给雕塑打上马赛克,还是在网上被群嘲的,现在已经是网民在主动提出雕塑不雅、教坏小孩子了。

这种倒退,一方面确实是互联网用户下沉,另一方面,可能真的就是公共媒体给艺术品打码造成的群体观念滑坡。

公共媒体的禁忌是一个很消极的示范,直接消灭了裸体可能还有自然、艺术的意义。

它造成了一种广泛的是非观念:只要是裸体就是色情的、不道德的,即便是艺术也不行,不应该出现在公共空间。

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可能不长出那么多牌坊精?

艺术的眼光是需要学习的,而道德大棒和色情的眼光不用。
没有被艺术经验或者别的视角刺激过的人,很难让ta跳出道德和色情这样原始、低级的认知框架, ta会永远停留在这个层面并且认为自己是对的,并且随时准备发出正义的呐喊:“保安呢?保安在哪里?”

公众媒体应该有帮助大众提升观念的责任,而不是像看守巨婴一样护着,甚至倒推一把。

这些保守的牌坊精,骂人的其中一个理由,是未成年人看着不好。
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80后在小时候,欧美的游戏,香港的电视电影,日本的动漫,是直接可以在电视上看的,可以在电脑城买的……

我到现在也特别庆幸,初中逃学去小录像厅看了《春光乍泄》、《悲情城市》。

我印象很深刻,盗版商在《春光乍泄》封面上写,这是梁朝伟和张国荣扮演警察,跨国追凶的故事,结果看过电影的朋友都懂了……

年纪轻轻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但从那之后心里就埋下了“同性恋也没什么不好的种子”,然后渐渐的接触到了更多,到今天我的心态已经变成了“同性恋是这个世界里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东西之一 ”。

并不是小孩看个同性恋的片子就会变成同性恋了,哪那么容易啊。

我相信跟我一样的80后同龄人,都经历过不少这样的震撼场面。
我们都变坏了吗?如果80后看着这些长大都变成坏人,这个世界早就完蛋了。

未成年人看见一些超越这个年纪的东西,就会变坏吗?我觉得未必。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跟他所在的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在学校遭受到的老师和同学,有很大程度的关系。

跟这些比起来一部血腥的动漫,一个色情点的电影,一个露底裤的漫展都不足以让这个小孩儿变坏,那不是最重要的元素。

那只是不负责任的家长的托辞。

真的想要保护孩子,就想要为他们创造更安全的环境,就不能回避真实。现如今这种对着文艺作品喊打喊杀,责怪雕塑展示裸体、电影拍摄烟酒、剧集表现出轨的风气,说好听点是避重就轻、粉饰太平。

说难听一点,无能懦弱的人,会试图用各种陈腐的教条去解释并合理化自己的恶意,因为教条本身就是最蛮横、最不需要讲道理的东西。

无力的人们只能倚仗它来刺穿他人,以避免残酷的现实刺穿自己。

人一旦不服气又不敢直视自己的虚弱时,就会产生恨意。
比如不服气女人也是平等的人,不服气性感的女孩得到了更多的目光,不服气文静漂亮的男孩更受女生青睐,不服气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能远走高飞。

但你要明白,当你用教条来训诫世界时,也必然会被同一条绳索扼住自己的呼吸。

得体的教育、很多的爱与尊重才能化解这种互害式的恶毒,让所有人都从无边无际的压抑中舒展开来,拥有人的尊严与体面。可惜这三者从来就是这片土地最匮乏的东西。

虚构的世界里三贞九烈,现实的社会中百鬼夜行。
这种撕裂与矛盾,只能教出拧巴的一代、无知的一代,再继续下去,整个民族、人种都要退化。

收起你的电子裹脚布吧。

睁眼看看我们的孩子,正被捂着眼睛、撑起嘴角长大,要么冷漠地以为世上没有人以强奸小女孩为乐,要么侥幸地觉得别人受害都是因为做错了事。

我无法想象这样一种以冷漠为底色、靠侥幸以自慰的环境,能保护到什么人。
或者其实它要保护的本也不是人,而是稳定、繁荣、太平的假象,是咫尺之处有人被无声地屠杀、行人却心照不宣低下头的默契。

真善美,“真”是一切的基础,失真的善成为伪善,开出的也只能是恶之花。

对性讳莫如深,觉得它肮脏,觉得它耻辱,唯一的结果就是将人性与人生中自然而且本可以美好的重要经历砸碎毁掉,而这全然是悲剧的牺牲,因为由恶念而生的性犯罪永远也不能被禁绝,能被压抑的只有自尊、快乐和欲望。

让孩子知道这世上有大卫那样近乎神圣的艺术,知道人的身体如此美丽,这种认知本身就会成为火种,在他们今后人生或许崎岖的路途上,给他们温暖和希望,让他们在面对下作的罪行时,仍可以告诉自己和他们的孩子,“身体没有罪,性没有罪,是罪人有罪”。

孩子理应知道很多事情。
孩子应该知道,血是红的,像知道天是蓝的一样。
孩子应该知道,身体是优美的,像知道人生而自由一样。
孩子应该知道,性是自然的,像知道性侵是有罪的一样。

孩子应该知道,我们这些偶然比他们早来人世一步的“大人”,会拼命努力,去守护这样的真实。

孩子更应该知道,公共场合撅个屁股不会带坏他们,而我们全国上下都拿一个明目张胆的恋童癖没有任何办法,这才叫真正残害孩子!

互联网“信息茧房”奇观: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鸡”


人生有無數種可能,人生有無限的精彩,人生沒有盡頭。一個人只要足夠的愛自己,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就算是真正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