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ocassian.cn/wp-content/uploads/2020/05/22e4f04783574f194d0d0871df2d8fdedd20bda4.jpg

文:何白渝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原问题:去东南亚的时候还觉得全世界人都对摄像机反感,直到去了欧洲才发现原来贫穷国家的人反应最大。特别是去他们的穷乡僻壤勘景的时候,这样的感觉愈加显著,甚至去到国内的某些贫困县,也是这样的情况,难道其中有什么奥妙嘛?我这个当实习生的不懂,还请各位科普。

就拿以前的中国举例吧:

虽说照相在大城市在慢慢普及,但普及到慈禧的时候已经到了20世纪。清宫里出现照相机其实已经很早了,一些清廷中的大臣,甚至宫女都先后拍过照片。唯独爱美又时尚的慈禧没有拍过。慈禧最初内心也是恐惧的。坐到那个位置的人,都有一颗长生不老的心。慈禧,代表着巍巍皇权,代表权力的威严,岂能随便照相,被勾了魂魄那还了得。

今天的人们,人手一部手机,随手拍照,各种自拍,美好瞬间随时定格。大家在享受科技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很难想到,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对照相技术是何等的恐惧。面对黑洞洞的“大炮口”,中国人经历了无数的心理挣扎。

追踪溯源,照相技术大概在19世纪四十年代传入中国。已知明确记载是,1844年,法国摄影师于勒·埃迪尔跟随法国外交贸易使团到中国澳门,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埃及尔携带的是达盖尔摄影机,并在当时拍摄了最早的澳门照片。后来,埃及尔又到了广州,时任两广总督的耆英有幸成为中国第一个照相的地方官员。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史籍中没有找到耆英第一次照相时相关心理活动的记载。不过,我们也很容易猜到,在万分惊奇的同时,他也有很大疑惑。这个东西会不会对人有伤害?不过,耆英毕竟是长期跟外国人打交道的官员,经常接触西洋事物,相对思想比较开放。

但国内的普通老百姓可就完全不同,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照相的原理。在百姓看来,人端坐在相机前不动,被“炮筒”直对脑袋,还要注视着“炮筒”,随后,伴随“咔嚓”一声,有时甚至还会有打光的烟火。这无异于受刑,有些人惊慌失措,像丢了魂。于是,人们四处传说,照相会偷走自己的魂魄。

人们面对照相机之所以会恐慌,一方面是人们对新技术的不了解,另一方面也因为照相机过于庞大。那时的照相机不像现在这样,小巧玲珑,随手携带。最初照相机粗大笨重,像一个大箱子,镜头伸出老长,像个炮筒。而且,那时的曝光时间很长,拍一幅人像,端坐好,往往要等待三五分钟。那时的相机没有捕捉瞬间的能力,即使你想笑,让你保持笑容几分钟,表情也会僵硬。所以,我们看清朝的人像照片,几乎看不到笑的。当时,照片也不是立等可取,而是需要一套复杂的洗印程序,很多被照相的人根本没机会看到自己的照片。再加上对照相技术的疑惑,人们很难从内心发出微笑。

我们还是看看外国人的记载。1867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携带照相机造访中国。在五年间,他从香港、澳门、台湾到广州、上海、天津、北京,走遍了东部沿海地区,拍摄了大量照片,有人物、有山水、有市井。但他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其中就包括中国人对照相的抵触。

在广州,当地有养蚕和纺织的传统。汤姆逊想拍摄整套的流程,从种植桑树、养蚕到缫丝的过程。但处处遭遇阻碍,拒绝的理由很简单,照相对健康不利。汤姆逊不厌其烦,四处游说。还好有缫丝工人愿意接受拍摄,这张照片让汤姆逊感到非常可贵,因为这是唯一一张关于广州纺织的照片。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在广东潮州,汤姆逊想要拍拍当地一种类似吊脚楼与桥的建筑。为了避免惊动当地人,他特意选择凌晨拍摄。天刚蒙蒙亮,他就起了个大早,当他架设机器的时候,还是惊动了周围的人。这下麻烦大了。

当地百姓发现,有洋鬼子不知在鼓捣什么玩意,好像要对中国人施什么邪恶法术。这可不得了!保卫家园、赶走洋鬼子!一些人开始朝他投掷石子、土块,汤姆逊一边保护笨重的机器,一边还要躲闪。有些店铺的伙计连生意都不顾了,关了店铺来投入战斗,加入阻止洋鬼子照相大军。由于拍摄地隔着条河,很多人只能隔着河叫喊、扔土块。也有人驾船而来,试图阻止汤姆逊,当船快靠岸时,被汤姆逊的同伴阻挡。有人上来要和汤姆逊搏斗,被汤姆逊拿三脚架打翻在地。即使这样,汤姆逊的一只眼睛还是被土块打青。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在宜昌长江的一段峡谷,汤姆逊想拍摄某处急流。他们选择了一处村庄作为拍摄点。但村民惊讶地发现,洋鬼子竟然可以不用笔就可以制造出图画。细思恐极、太吓人、太恐怖。村民早就听说,这张图画是用小孩眼睛制造出来的。村民极力阻止这种邪恶的法术,有村民大骂,有村朝汤姆逊等人扔东西。还有人拿船橹要揍汤姆逊,幸好被中国随从阻拦住。在随从抵挡村民的空隙,汤姆逊抓紧时机,架好机器拍了照片。拍完后,汤姆逊等人迅速下撤到长江的船上。后来,汤姆逊回忆,在村民的咒骂中狼狈逃离。

或许是农村人、小地方人、底层人没见识。大城市里的中产阶层就不会对照相有如此强烈的恐惧,更不会相信什么小孩眼睛制造照片的谣言。在汤姆逊行走中国的时候,香港、上海、天津等领风气之先的城市率先出现照相馆。上流社会与中产阶层逐渐接受了照相,甚至视为一种时髦。在那时,到照相馆里去照一张相成为流行时尚,就像今天的人们,以苹果最新款的手机为荣。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虽说照相在大城市在慢慢普及,但普及到慈禧的时候已经到了20世纪。清宫里出现照相机其实已经很早了,一些清廷中的大臣,甚至宫女都先后拍过照片。唯独爱美又时尚的慈禧没有拍过。慈禧最初内心也是恐惧的。坐到那个位置的人,都有一颗长生不老的心。慈禧,代表着巍巍皇权,代表权力的威严,岂能随便照相,被勾了魂魄那还了得。后来,被八国联军教训一顿后,慈禧也收敛了自大,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奇技淫巧,终于在1903年拍出了第一张照片。此时,她已经69岁。没想到,慈禧一发不可收拾,慢慢成了照相控,有事没事就照两张。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题主有一点观察得很透彻,就是「穷乡僻壤」、「东南亚小国家」。之前跟某位央视大佬聊天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一点,不过他们还算好,毕竟是大传媒企业,大家也都信得过,况且出来接受采访和入镜的也并非是些等闲之辈,所以现象就不明显。

那些穷国弱国,他们百姓常年受传统封建、阴谋论等的影响,认为别人会拿自己的影像做一些不善的举动,而且因为受教育程度低,他们跟风,没有主见。有的可能会知道有肖像权这种东西,但在那种缺乏人权、常年处于被压迫环境的状态下,任何一种权利对于他们而言都无比珍贵。当自己或别人被侵权的时候,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跳出来维权,哪怕自己连这种权利是什么都不知道,自以为帮忙做了件大好事。

还有就是,他们自卑,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丑陋的一面会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之中,然后被嘲笑得体无完肤。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越是畏畏缩缩,那副丑陋的模样就越会被哂笑。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巴西毒枭拿枪驱逐纪录片拍摄人员

还有一种情况是,越穷的国家治安会越差,渐渐沦为滋生黑色产业的沃土。比如东南亚金三角地区,就常年有前往猎奇的外国游客被枪杀的事件发生,网络上有知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毒贩看到他们手中的单反,就把他们认成了对家派来刺探情报的奸细,所以答主也请小心万分。

别看《战狼》系列里的吴京骁勇善战,尽显硬汉形象,其实在非洲片场,他们剧组一行人都是唯唯诺诺的: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反之,越发达的国家,是否对这方面就越宽容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YouTube和土豆网,虽然起源于同一时期,但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一个不断做大,直到被世界最大IT公司谷歌收购;而另一个除了当年微电影神勇过一段时间,接着便日渐式微,不再抬头。

从物质水平上来说,土豆刚露头的06、07年,有多少人有一个能拍出1080P视频素材的设备呢?当时的手机普遍都只能录制240P的视频;而且当年2G的网络,几十K一秒的传输速度,又有多少人会随时随地看视频呢?YouTube的主要用户来源于欧美,他们早就用上了3G网络,随之也促成了一系列诸如脸谱、亚马逊等IT公司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用户的习惯需要引导与培养。自媒体这个15年产生的概念,也是伴随着处处有网络、人人有手机,谁都可以随处用着几M一秒的4G看微博刷朋友圈才出现的,然后才有了短视频,才有了人人都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拿b站来说,现在随便翻一个12年以前的老稿件,有哪个不是AV画质?直到大约18年左右,UP主这个称呼才慢慢大众化,而YouTuber呢?12、13年甚至更早就家喻户晓了。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总而言之,我们现今生活的这个社会在不断地步入现代化,愈加尊重个体的声音,这是极好的,证明了我们在不断地进步。这是一个开端,我们也愿意相信,将来还会有更多人的加入,大家会一直走下去的。

所以,当我们在看到其他国家的平民百姓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这种改变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不必苛责太多。

与此同时,也请明白原来我们的生活也发生过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最终的结果在现在的我们看来似乎有那么些许的不尽人意,不够人文关怀,但他们是有在努力的,有在进步的,这就足够得到我们的赞许了。

为什么越穷的国家,当地人越厌恶被相机拍到?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447248历史, 摄影, 人文, 社会, 农村, 拍摄, 贫困, 知乎


人生有無數種可能,人生有無限的精彩,人生沒有盡頭。一個人只要足夠的愛自己,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就算是真正的活著。